解决访问电商平台网络慢等问题,轻松实现高速访问Amazon、eBay等电商平台
提升在线教育音/视频网络质量,画面无卡顿,网络智能选路,就近接入,避开阻塞点
可以根据公司的业务发展规模,随时扩容网络带宽或分支网点,解决传统运营商扩容周期长的问题
可视化管理,根据关键应用优先性智能选择传输路径, 自动切换,就近接入,避开阻塞点
提供高速通道和冗余线路,保障网络稳定快速,有效地解决医疗系统访问延时高、卡顿等问题,提高员工办公效率
部署简单,灵活接入,零配置上线,设备即插即用,快速开通分支门店
硬件高防和云防护双重防护,秒级抵御网络攻击,安全防护体系覆盖网络-应用-业务
物理线路直达海外,有效解决因网络延时高造成游戏卡顿、掉线等体验问题
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高效、合规、安全的加速解决方案,提高服务响应速度和处理效率
如何把这些遍布全球的办公室和商业网点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并保证他们之间稳定和安全的数据通信。从大型电信运营商那里购买一种叫“企业专线”的服务。这种服务覆盖区域广,稳定性高,也很安全,但最主要的缺点是费用昂贵。
要为新分支开通专线服务时,周期长,少则等数星期、多则等数月(比如,当新分行不在这个电信运营商的传统服务区域内时,电信运营商需要和本地电信运营商协商租用对方线路,有时甚至迫不得已自己挖沟埋线。)。
寻找其他的网络方案。比如,能不能尽可能的多使用、甚至只使用价格优惠的,并且无须漫长等待,随时可以开通的公共互联网来进行站点之间的互联? 或者尽可能把对网络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没那么高的流量通过公共互联网来进行传输、只把最重要的信息通过企业专线进行传输? 这就是为什么企业想要选择不同的WAN链路来进行数据传输背后的原因。
Application-Aware Routing 这个功能使企业用户方便灵活地通过自己定义策略 (Policy) 的方式来选择何种类型的应用(语音,视频,邮件等)在何种链路条件下 (时延,丢包率) 选择使用哪条路径(专线,公共互联网,4G-LTE无线网络)来进行数据的传输。这样既节省了专线带宽的开销,也保证了一些关键应用的通信质量。
简单来说,就是三步走:
第一步, 用户在中心化的用户管理界面上定义Application-Aware Routing 的策略 (Policy)。
假设应用A是一个对网络质量要求很高的应用(比如实时视频会议)。
那么用户定义的Policy可以是:针对应用A,请选择时延低于100ms, 丢包率低于2% 的路径进行传输。
Policy的制定可以通过类似配置文件的方式进行手动键入,也可以通过对常见的Policy类型先定义模板 (Template),
然后再对模板加以赋值的方式在用户界面上快速方便的制定Policy。后者更加人性化,也减少了用户手动键入Policy时出错的概率。
中心化的Policy制定完成后,就会下发到相应站点处的CPE设备上面,并对设备进行相应的配置。
第二步,不论当前WAN链路上有没有用户数据在跑,各个站点的CPE设备时时刻刻都在对他们之间的各条数据层链路进行着测量(通常使用BFD或类似的链路监测协议)。
他们不仅测量各条链路是否通畅,同时也详细记录下每条链路的实时状态信息,比如时延,丢包率,抖动,等。
第三步,每当一个新的应用流量进入CPE设备时,CPE设备会通过包头的端口信息(或使用深度包监测 / DPI)识别出这个流量的应用类型。
如果本地Policy中已经存在对于这种应用类型的定义,CPE设备就会将Policy中对于链路质量的要求和当前所有链路的实时信息进行比对,挑选出能够满足用户Policy定义要求的链路来进行传输。
在上图中的例子里,路径1 (企业专线) 和路径2 (LTE专线网络) 都能满足用户Policy设定的要求,这时CPE就会在路径1和2中选择一条来进行应用A的数据传输 ;
当遇到多条路径均满足条件的情况,CPE通常采用等价多径 (ECMP) 的哈希算法来保证同一个应用流内的所有数据包都走相同的路径,以避免乱序到达的情况。